第3章 普陀山抗寇護寶(2)
關燈
小
中
大
若若見那尼姑眉清目秀,面容嬌美,婀娜綽約,青衣裹素,皎皎月下,更顯得玲瓏動人,不覺生出幾分憐惜之意。心想:“這麽一個秀美的妙齡女子,為何看破紅塵,遁入佛門之中,真是難解”。這時門外腳步聲已近,情勢危急,若若走到那尼姑面前,剛要打揖;只見尼姑已緩緩站起來,默默地來到後院西北角一座雕滿銘文的古鐘前。若若見這古鐘有兩米多高,青銅鑄成,少說也有幾百斤重。只見尼姑輕輕運氣,用纖纖玉手一扒鐘底,那鐘竟掀起有二尺,尼姑朝藍若若嫣然一笑。若若會意,忙鉆了進去。尼姑抽手,那鐘又覆原狀。
若若躲在鐘裏,心想:“這尼姑決不是平凡之人,定有一番來歷”。這時外面又傳來那尼姑的吟聲:“斬斷塵緣佛洞開,祥雲一朵踏歌來。風聲書雨猶存耳,猛憶國門哀幾回?”緊接著一陣吆喝聲傳來:“花姑子,你有沒有看見一個女賊跑到這裏來了?”尼姑沈默不語。一個荷蘭兵說:“明明看見她鉆到這廟裏來了,快搜!”接著,傳來一陣“劈劈啪啪”亂翻東西的聲音。幾個荷蘭兵圍到鐘前,用洋刀亂戳鐘壁。“會不會藏在這鐘裏?”他們一齊推鐘,可是那鐘紋絲不動。一個荷蘭兵道:“大鐘這麽沈,她不會藏到這裏。可能是朝前頭跑了,快追!”腳步聲漸漸消失了。
一會兒,若若聽到尼姑那輕柔的聲音:“他們走了,快出來吧”。鐘被掀開,若若揉揉眼睛,一伏身鉆了出來。她朝尼姑打個揖道:“多謝師傅搭救,我是大清定海總兵藍理之女,只因來此尋找觀音聖像,以防外寇掠走,所以遭此厄難。借問師傅法名,何時到此出家,如此兵荒馬亂,為何孤身一人獨守空廟,不去內地避難?”尼姑面容冷若冰霜,徐徐道:“本僧法名東林,七年前在九華山出家為尼,三年後來此棲身……”若若見她又沈默不語,知她有委屈不願吐露,也不追問,於是道:“我告辭了”。說著舉步欲走。尼姑上前攔道:“外面荷蘭毛子已經戒嚴,非常危險,你不如在庵中暫避幾日,再作打算,此處偏居一隅,你盡管放心”。若若見她言辭懇切答允了。接著隨她走進東廂房,房內布置雅素,案上放著幾撂經卷,有一“深山書院”盆景,盆景內竹影瀟瀟,流水潺潺,曲雅靜謐。若若剛坐定,東林尼姑把一杯暖茶遞給她。二人敘了一會兒,若若見她談天道地,評古論今,頗有灼見,甚為驚奇,敘到二更時分,尼姑安頓若若睡了,自己也回房去了。
到三更時分,若若只覺脖子前有一陣涼氣襲來。她猛地睜開惺忪的雙眼,只見一柄亮閃閃的洋刀橫在脖上,一個魁梧的荷蘭毛子正齜牙襲嘴,一股酒氣撲來。“花尼姑,陪我玩玩”。他說著就把臉湊過來。原來剛才闖廟的這個荷蘭毛子是拉雷隊長,他見東林尼姑有幾分姿色,頓生邪心,約了一個同伴趁夜深人靜,離開兵營,悄悄潛入庵中;他把正在熟睡的藍若若當成了東林尼姑。
此時,若若熱血沸騰,心“怦怦”跳得象兔子亂撞,她把臉扭到一邊。就在這時,只聽“撲通”一聲,那攔雷隊長一個趔趄撲在藍若若身上,幾滴血濺在若若的臉上;若若趁勢一推,推開刀鋒。只見東要尼姑手持一柄風月寶劍威風凜凜地出現在面前。“快走,方才一個荷蘭毛子逃走了,他們的大批人馬,就要來了!”說著,拉起若若疾步出門。
二人往東跑了一程,來到一洞。這洞在青鼓山下,洞高三四十丈,崖前架石臺,臺下石壁峻峭,中劈一縫,頗為幽深。洞內怪石交錯,潮水驚拍,聽了悚然。尼姑拉若若走到洞的深處,只見曲折通海,海水不時湧入洞內。尼姑問:“你會游泳嗎?”若若點點頭。尼姑盤膝而坐道:“如果荷蘭毛子追到洞內,咱們可從海上逃走”。這時,又有一股海浪湧進洞內,驚濤拍壁,其聲如雷貫耳,若若打了一個寒噤。尼姑道:“這洞民梵音洞,真是神工鬼斧,構築奇特,實為天地的傑作。有詩說:水石搏激無晝夜,不斷轟雷成古今”若若也坐在巨石上,問道:你滿腹詩書,一身書香,一定是書香門弟,禮儀之家,你能否講講身世?……尼姑聽了,長嘆一聲,深情地望著汪洋大海,神情憂郁。
“就從我爺爺高攀龍講起吧……”原來東林尼姑是明朝末年東林黨領袖高攀龍的孫女。高攀龍和顧憲成兩位才子因憤世嫉俗,不滿宦官頭子魏忠賢獨斷專行,主辦東林書院;雲集熱血書生引經據典,抨擊朝政,結果被明政府殘酷鎮壓。高攀龍和顧憲成血染街市,英勇就義。高攀龍的兒子高蔚然夫婦逃到九華山上隱居;以後生下一女,取名高倩倩。倩倩長大成人,父母已相繼去世。後來倩倩拜九華山松竹庵慈音老尼為師,學了一身武藝,在慈音老尼的影響下也削發為尼,四年前她拜別師父來到普陀山。
兩個人一直敘到天明,第二日輪流睡了一覺。倩倩欲回九華山,但見若若尋寶志堅,決定助她一臂之力,若若提議晚上再到潮音洞走一遭,去探虛實,倩倩覺得這個主意不錯。
晚上,兩人悄悄潛出梵音洞,往南穿過“千步沙”和“百步沙”碾轉來到潮音洞。潮音洞聳起在沙巖之中,兩個人舉步入洞,只聽得驚濤蕩耳,其勢驚魂悸魄。原來這潮音洞幾日來湧進不少海水,不能容足,只能立於通空處俯視。
兩人只得往而而來,走進“不肯去觀音院”,院內雜草狼藉,院墻傾頹,空無一人。忽聞前面紫竹林裏飄來一股異香。兩人輕步出門入林,只見紫竹林深處,有一位紅衣少女正在一個土丘前頂禮膜拜。那紅衣少女聽到腳步聲,扔掉香獨,“唰”地拔出身後的麒麟寶劍。若若見狀不妙,拔出龍鳳雙劍,倩倩也拔出風月寶劍繞到紅衣少女的左側。那紅衣少女蓮臉生春,一雙杏眼滴滴溜亂轉,在若若的臉上審視良久,問道:“你可是定海總兵藍大人的愛女?”若若眨巴眨巴眼睛道:“你怎麽知道?”紅衣少女道:“前日我在普濟寺偷聽了你和潮音法師的對話。若若喜道:噢,原來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,你是何人?為何夜半在此燒香?”紅衣少女道:我叫張婷婷,是日本高僧惠萼法師好友張之祥的後人若若喜得撲上前道:那觀音聖像現在何處?婷婷帶若若和倩倩穿過紫竹林,來到紫竹林禪院後的一座石碑前。那石碑高有五尺,婷婷一掌擊倒石碑,在碑座下挖有三尺深,露出一個錦匣。若若打開錦匣,裏面正是那尊觀世音菩薩金像。原來自從普陀山淪陷,婷婷的父親張鴻義遇害後,婷婷由漁民吳小坡帶到浙江雁蕩山,以後來到北京,隨戚繼光後代學習戚家拳和劍術。婷婷長大後決心回島護寶殺賊,一年前便孤身潛回普陀山。那日晚上,正當荷蘭兵在潮音洞內發現觀音聖像和慧萼法師的遺體時,婷婷正在附近,她先後擊斃剩下的兩個荷蘭兵,把觀音聖像轉移到紫竹林禪院後的石碑下,又把慧萼法師的遺體安葬在竹林中。
天已四更,倩倩催促道:“天快亮了,咱們快走!”婷婷看看天色,“咱們先到南天門藍大人那裏,然後再渡海到內地”。若若脫了白衫,裹了錦匣,牢牢系在身後,三人往南迤逶而來。
穿過金沙地,只見前面一溜兒人影。婷婷叫聲:“不好,撞見荷蘭毛子了!”三人“唰”地拔劍在手。那是一支荷蘭兵巡邏隊,他們發現了三個少女,手舉洋刀“哇哇”叫著圍了上來。
這一場廝殺。若若手舞龍鳳雙劍,一招先殺倒一個荷蘭兵。婷婷揮動麒麟寶劍,左招“大鵬展翅”,右招“鳳凰點頭”,“呼呼”撩倒了兩個荷蘭兵。倩倩手擎風月寶劍,一招“野馬分鬃”,又一招“太公釣魚”,也劈倒兩個荷蘭兵。不到一袋煙功夫,這夥荷蘭兵死的死,傷的傷,逃的逃。三姐妹莞爾一笑,又朝南走來。走了一會兒,前面又出現一彪人馬。倩倩笑道:“又有腥氣來了”。若若踮著腳尖,手遮遠眺,驚喜地叫道:“是我們的軍隊!你們看,那是黃龍旗!”婷婷和倩倩也看清了士兵高舉的黃龍旗,那旗在海風吹拂下“呼啦啦”地飄……
清兵巡邏隊雄赳赳地走了過來。若若從懷中掏出父親的令箭遞給那帶隊的頭目,頭目看過令箭,微笑著放他們過去。
又走了一程,天已大亮,南天門孤懸海邊,遙遙在望。門內群巖聳秀,巖頂無數黃龍旗颯颯飄動。紅日東升,萬象更新,普陀山青樹綠嶼,生氣盎然。早春的“吹面不塞楊柳風”,給人以蘇醒和振奮的感覺。遠遠海灣,漁舟競駛,鷗鳥群集,銀波湧日,金霞縷縷。若若攏了攏飄散的秀發,忽然問婷婷:“當年惠萼法師手捧觀音聖像,乘船途經普陀海面,遇到的數百朵鐵蓮花究竟是什麽呢?”婷婷聽了,俏皮地撅起櫻桃般的小嘴,臉頰泛起兩口笑:“那哪是什麽鐵蓮花,是一群海豚啊!因為海豚的膚色象鐵的顏色,頭尾又能躍出海面,而且感情豐富;當夥伴受驚時,群豚奔聚,舍命相救,久久不散。惠萼和尚當時年老昏花,誤把海豚當成了鐵蓮花,還以為是觀世音菩薩的佛意呢!……”
三個少女都發出銀鈴般的笑聲……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若若躲在鐘裏,心想:“這尼姑決不是平凡之人,定有一番來歷”。這時外面又傳來那尼姑的吟聲:“斬斷塵緣佛洞開,祥雲一朵踏歌來。風聲書雨猶存耳,猛憶國門哀幾回?”緊接著一陣吆喝聲傳來:“花姑子,你有沒有看見一個女賊跑到這裏來了?”尼姑沈默不語。一個荷蘭兵說:“明明看見她鉆到這廟裏來了,快搜!”接著,傳來一陣“劈劈啪啪”亂翻東西的聲音。幾個荷蘭兵圍到鐘前,用洋刀亂戳鐘壁。“會不會藏在這鐘裏?”他們一齊推鐘,可是那鐘紋絲不動。一個荷蘭兵道:“大鐘這麽沈,她不會藏到這裏。可能是朝前頭跑了,快追!”腳步聲漸漸消失了。
一會兒,若若聽到尼姑那輕柔的聲音:“他們走了,快出來吧”。鐘被掀開,若若揉揉眼睛,一伏身鉆了出來。她朝尼姑打個揖道:“多謝師傅搭救,我是大清定海總兵藍理之女,只因來此尋找觀音聖像,以防外寇掠走,所以遭此厄難。借問師傅法名,何時到此出家,如此兵荒馬亂,為何孤身一人獨守空廟,不去內地避難?”尼姑面容冷若冰霜,徐徐道:“本僧法名東林,七年前在九華山出家為尼,三年後來此棲身……”若若見她又沈默不語,知她有委屈不願吐露,也不追問,於是道:“我告辭了”。說著舉步欲走。尼姑上前攔道:“外面荷蘭毛子已經戒嚴,非常危險,你不如在庵中暫避幾日,再作打算,此處偏居一隅,你盡管放心”。若若見她言辭懇切答允了。接著隨她走進東廂房,房內布置雅素,案上放著幾撂經卷,有一“深山書院”盆景,盆景內竹影瀟瀟,流水潺潺,曲雅靜謐。若若剛坐定,東林尼姑把一杯暖茶遞給她。二人敘了一會兒,若若見她談天道地,評古論今,頗有灼見,甚為驚奇,敘到二更時分,尼姑安頓若若睡了,自己也回房去了。
到三更時分,若若只覺脖子前有一陣涼氣襲來。她猛地睜開惺忪的雙眼,只見一柄亮閃閃的洋刀橫在脖上,一個魁梧的荷蘭毛子正齜牙襲嘴,一股酒氣撲來。“花尼姑,陪我玩玩”。他說著就把臉湊過來。原來剛才闖廟的這個荷蘭毛子是拉雷隊長,他見東林尼姑有幾分姿色,頓生邪心,約了一個同伴趁夜深人靜,離開兵營,悄悄潛入庵中;他把正在熟睡的藍若若當成了東林尼姑。
此時,若若熱血沸騰,心“怦怦”跳得象兔子亂撞,她把臉扭到一邊。就在這時,只聽“撲通”一聲,那攔雷隊長一個趔趄撲在藍若若身上,幾滴血濺在若若的臉上;若若趁勢一推,推開刀鋒。只見東要尼姑手持一柄風月寶劍威風凜凜地出現在面前。“快走,方才一個荷蘭毛子逃走了,他們的大批人馬,就要來了!”說著,拉起若若疾步出門。
二人往東跑了一程,來到一洞。這洞在青鼓山下,洞高三四十丈,崖前架石臺,臺下石壁峻峭,中劈一縫,頗為幽深。洞內怪石交錯,潮水驚拍,聽了悚然。尼姑拉若若走到洞的深處,只見曲折通海,海水不時湧入洞內。尼姑問:“你會游泳嗎?”若若點點頭。尼姑盤膝而坐道:“如果荷蘭毛子追到洞內,咱們可從海上逃走”。這時,又有一股海浪湧進洞內,驚濤拍壁,其聲如雷貫耳,若若打了一個寒噤。尼姑道:“這洞民梵音洞,真是神工鬼斧,構築奇特,實為天地的傑作。有詩說:水石搏激無晝夜,不斷轟雷成古今”若若也坐在巨石上,問道:你滿腹詩書,一身書香,一定是書香門弟,禮儀之家,你能否講講身世?……尼姑聽了,長嘆一聲,深情地望著汪洋大海,神情憂郁。
“就從我爺爺高攀龍講起吧……”原來東林尼姑是明朝末年東林黨領袖高攀龍的孫女。高攀龍和顧憲成兩位才子因憤世嫉俗,不滿宦官頭子魏忠賢獨斷專行,主辦東林書院;雲集熱血書生引經據典,抨擊朝政,結果被明政府殘酷鎮壓。高攀龍和顧憲成血染街市,英勇就義。高攀龍的兒子高蔚然夫婦逃到九華山上隱居;以後生下一女,取名高倩倩。倩倩長大成人,父母已相繼去世。後來倩倩拜九華山松竹庵慈音老尼為師,學了一身武藝,在慈音老尼的影響下也削發為尼,四年前她拜別師父來到普陀山。
兩個人一直敘到天明,第二日輪流睡了一覺。倩倩欲回九華山,但見若若尋寶志堅,決定助她一臂之力,若若提議晚上再到潮音洞走一遭,去探虛實,倩倩覺得這個主意不錯。
晚上,兩人悄悄潛出梵音洞,往南穿過“千步沙”和“百步沙”碾轉來到潮音洞。潮音洞聳起在沙巖之中,兩個人舉步入洞,只聽得驚濤蕩耳,其勢驚魂悸魄。原來這潮音洞幾日來湧進不少海水,不能容足,只能立於通空處俯視。
兩人只得往而而來,走進“不肯去觀音院”,院內雜草狼藉,院墻傾頹,空無一人。忽聞前面紫竹林裏飄來一股異香。兩人輕步出門入林,只見紫竹林深處,有一位紅衣少女正在一個土丘前頂禮膜拜。那紅衣少女聽到腳步聲,扔掉香獨,“唰”地拔出身後的麒麟寶劍。若若見狀不妙,拔出龍鳳雙劍,倩倩也拔出風月寶劍繞到紅衣少女的左側。那紅衣少女蓮臉生春,一雙杏眼滴滴溜亂轉,在若若的臉上審視良久,問道:“你可是定海總兵藍大人的愛女?”若若眨巴眨巴眼睛道:“你怎麽知道?”紅衣少女道:“前日我在普濟寺偷聽了你和潮音法師的對話。若若喜道:噢,原來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,你是何人?為何夜半在此燒香?”紅衣少女道:我叫張婷婷,是日本高僧惠萼法師好友張之祥的後人若若喜得撲上前道:那觀音聖像現在何處?婷婷帶若若和倩倩穿過紫竹林,來到紫竹林禪院後的一座石碑前。那石碑高有五尺,婷婷一掌擊倒石碑,在碑座下挖有三尺深,露出一個錦匣。若若打開錦匣,裏面正是那尊觀世音菩薩金像。原來自從普陀山淪陷,婷婷的父親張鴻義遇害後,婷婷由漁民吳小坡帶到浙江雁蕩山,以後來到北京,隨戚繼光後代學習戚家拳和劍術。婷婷長大後決心回島護寶殺賊,一年前便孤身潛回普陀山。那日晚上,正當荷蘭兵在潮音洞內發現觀音聖像和慧萼法師的遺體時,婷婷正在附近,她先後擊斃剩下的兩個荷蘭兵,把觀音聖像轉移到紫竹林禪院後的石碑下,又把慧萼法師的遺體安葬在竹林中。
天已四更,倩倩催促道:“天快亮了,咱們快走!”婷婷看看天色,“咱們先到南天門藍大人那裏,然後再渡海到內地”。若若脫了白衫,裹了錦匣,牢牢系在身後,三人往南迤逶而來。
穿過金沙地,只見前面一溜兒人影。婷婷叫聲:“不好,撞見荷蘭毛子了!”三人“唰”地拔劍在手。那是一支荷蘭兵巡邏隊,他們發現了三個少女,手舉洋刀“哇哇”叫著圍了上來。
這一場廝殺。若若手舞龍鳳雙劍,一招先殺倒一個荷蘭兵。婷婷揮動麒麟寶劍,左招“大鵬展翅”,右招“鳳凰點頭”,“呼呼”撩倒了兩個荷蘭兵。倩倩手擎風月寶劍,一招“野馬分鬃”,又一招“太公釣魚”,也劈倒兩個荷蘭兵。不到一袋煙功夫,這夥荷蘭兵死的死,傷的傷,逃的逃。三姐妹莞爾一笑,又朝南走來。走了一會兒,前面又出現一彪人馬。倩倩笑道:“又有腥氣來了”。若若踮著腳尖,手遮遠眺,驚喜地叫道:“是我們的軍隊!你們看,那是黃龍旗!”婷婷和倩倩也看清了士兵高舉的黃龍旗,那旗在海風吹拂下“呼啦啦”地飄……
清兵巡邏隊雄赳赳地走了過來。若若從懷中掏出父親的令箭遞給那帶隊的頭目,頭目看過令箭,微笑著放他們過去。
又走了一程,天已大亮,南天門孤懸海邊,遙遙在望。門內群巖聳秀,巖頂無數黃龍旗颯颯飄動。紅日東升,萬象更新,普陀山青樹綠嶼,生氣盎然。早春的“吹面不塞楊柳風”,給人以蘇醒和振奮的感覺。遠遠海灣,漁舟競駛,鷗鳥群集,銀波湧日,金霞縷縷。若若攏了攏飄散的秀發,忽然問婷婷:“當年惠萼法師手捧觀音聖像,乘船途經普陀海面,遇到的數百朵鐵蓮花究竟是什麽呢?”婷婷聽了,俏皮地撅起櫻桃般的小嘴,臉頰泛起兩口笑:“那哪是什麽鐵蓮花,是一群海豚啊!因為海豚的膚色象鐵的顏色,頭尾又能躍出海面,而且感情豐富;當夥伴受驚時,群豚奔聚,舍命相救,久久不散。惠萼和尚當時年老昏花,誤把海豚當成了鐵蓮花,還以為是觀世音菩薩的佛意呢!……”
三個少女都發出銀鈴般的笑聲……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